9月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天津主持“上海合作組織+”會議時提出全球治理倡議,引發國際社會強烈共鳴。全球治理倡議是習近平主席站在世界各國命運與共和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高度,為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體系給出的中國方案,與此前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一道,構成了面向全球的四大倡議,展現了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的中國擔當。
國際社會普遍期待的全球公共產品
全球治理倡議的提出,以其鮮明的理念、可行的路徑和包容的精神,為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體系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強大正能量。
當前,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全球治理體系面臨嚴峻挑戰:一是治理赤字加劇,現有全球治理體系未能有效適應世界力量格局的變化,代表性和包容性不足。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多邊機制受到侵蝕,全球性挑戰如氣候變化、公共衛生危機、數字治理等缺乏有效應對方案。二是信任赤字難消,冷戰思維、陣營對抗沉渣泛起,國家間互信嚴重不足。三是和平發展受阻,地區沖突和局部戰爭仍未平息,發展不平衡問題突出,可持續發展目標落實受阻。對此國際社會普遍期待更多更好的全球公共產品。全球治理倡議正是針對這些突出問題,為彌補全球治理赤字、回答時代課題而提出的中國方案。
上海合作組織天津峰會的一項重要成果,就是鮮明提出了全球治理倡議。習近平主席在重要講話中明確了全球治理倡議的核心理念——奉行主權平等、遵守國際法治、踐行多邊主義、倡導以人為本、注重行動導向,深刻闡明了改革完善全球治理需要遵循的原則、方法和路徑,為推動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攜手邁向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指引。
至此,四大全球倡議相互聯系、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一個系統完整的理念體系。中國主張對不公正不合理的安排進行改革和完善,不是推倒重來或故步自封,而是倡導開放包容、與時俱進的全球治理理念。從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到全球治理倡議,這一歷程深刻體現了習近平主席高瞻遠矚的戰略思維、與時俱進的理論勇氣和胸懷天下的責任擔當。從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到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再到相繼提出四大全球倡議,是一個理論思考不斷深化、實踐探索不斷豐富的自然過程。他將中國自身發展置于全球發展的大背景中,致力于為破解全球發展赤字、和平赤字、信任赤字和治理赤字貢獻中國智慧。
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全球治理倡議的提出,是新時代中國深度參與全球治理、引領國際秩序變革的又一重要標志。
全球治理倡議的五大核心理念是一個有機整體。主權平等是首要前提,遵守國際法治是根本保障,踐行多邊主義是基本路徑,倡導以人為本是價值取向,注重行動導向是重要原則。以這五大核心理念為理論支撐,全球治理倡議的世界意義和時代價值必將不斷彰顯:一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深化。全球治理的最終目標就是邁向人類命運共同體,倡議是實現這一宏偉目標在治理層面的具體路徑和支撐。二是“一帶一路”實踐的升華。十余年“一帶一路”合作的實踐,充分展現了合作共贏的成效和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的價值,倡議從更高層面為“一帶一路”乃至更廣泛的國際合作提供了理念指引和規則保障。三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從“天下為公”的公共性追求、“協和萬邦”的秩序構建,到“民為邦本”的民生關懷,再到“知行合一”的實踐智慧,對應的全球治理倡議五大核心理念無不深深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沃土之中。
從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到呼吁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直至最終凝練成系統的全球治理倡議,是一個理念不斷成熟、內涵不斷豐富的過程,經歷了從原則主張到具體倡議、從參與者到引領者的演變。在上合組織天津峰會這一重要多邊場合提出全球治理倡議,彰顯了中國致力于同廣大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一道,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的決心。未來,中國必將通過主場外交、多邊平臺、雙邊對話等多種形式,深入闡釋和推動落實這一倡議,與各方共同探索實踐路徑,打造示范項目,使其理念逐步轉化為國際共識和實際行動,為世界注入更多穩定性和確定性。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行動指南
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全球治理倡議,各有側重、相互支撐、并行不悖,形成了一個邏輯嚴密的有機整體,分別從發展、安全、文明、治理四個維度指明人類社會前進方向,成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依托,共同構成了新時代中國為世界提供的“四大全球倡議”公共產品體系。
全球發展倡議聚焦發展這一基礎: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沒有共同發展,安全、文明和良好治理都無從談起。該倡議聚焦破解發展難題,為全球治理提供物質基礎。全球安全倡議聚焦安全這一前提:安全是發展的保障。沒有和平穩定的環境,發展成果可能毀于一旦。該倡議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為全球治理營造必要環境。全球文明倡議聚焦文明交流互鑒這一紐帶:文明交流互鑒是增進理解、凝聚共識的橋梁。它反對“文明優越”和“文明沖突”,倡導尊重多樣性、弘揚共同價值,為全球治理夯實人文與社會根基。全球治理倡議聚焦治理這一保障:治理是統籌發展、安全、文明三大領域的頂層設計和機制安排。它旨在提供更加公正有效的規則和制度框架,確保發展、安全、文明領域的國際合作能夠順利進行、行穩致遠。四者猶如支撐人類命運共同體大廈的四大支柱,共同指向“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這一目標。
四大全球倡議的相繼提出,充分展現了新時代中國的全球視野與大國擔當,中國不再僅僅是國際規則的適應者和參與者,更是公共產品的提供者和變革的引領者;體現了新時代中國系統性的戰略擘畫能力,中國不是零敲碎打地提出主張,而是從人類整體利益出發,進行系統性的思考和布局,提供了涵蓋主要領域的完整方案;呈現了新時代中國一以貫之的天下情懷,中國始終秉持“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的使命,超越了國家利益視角,致力于與世界共享發展機遇,共創美好未來。
四大全球倡議源于中國,屬于世界。它們回應了世界各國人民對和平發展、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普遍渴望,契合時代發展的潮流,也為各國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攜手邁向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實踐路徑。中國作為四大全球倡議的積極倡導者和務實推動者,將與世界上一切進步力量攜手合作,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讓發展的動力源源不斷,讓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讓治理的成果惠及全球。
(來源光明日報,作者系民革湖北省委會副主委、湖北第二師范學院院長)